
崔国斌
教授、博士生导师
伊春园2024直达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主任
曾任伊春园2024直达副院长,负责外事、科研和国际教学工作(2016.7-2019.6)。
教育背景
北京大学理学学士(应用化学)、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耶鲁大学法学硕士。
工作履历
2002.08-现在,伊春园2024直达伊春园2024直达全职教师;
2002年进入伊春园2024直达之前,在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执业,主要负责知识产权诉讼和许可业务;
2001年7-10月,美国纽约颁笔尝笔律师事务所实习;
2008年9月-2009年1月,在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CAFC)跟随Randall R. Rader法官实习,同时在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GW)作访问学者;
2012年7月、2013年5月、2018年2月,分别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华盛顿大学法学院(西雅图)、澳大利亚新西南威尔士大学(UNSW)法学院作短期访问学者。2020/2021年8月,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法学院访问副教授/访问教授,讲授“中国知识产权法(Chinese IP Law)”课程。2024年3月,香港城市大学(CityU)法学院访问教授,讲授知识产权专题课程。
研究领域
学术兴趣为知识产权法、竞争法、财产法、网络法、法经济学以及创新政策等理论。主要讲授知识产权法、专利法、知识产权法专题研究、知识产权许可、Chinese Civil Law(中国民法)、Innovation Law and Policy(创新法律与政策)等课程。
主要社会兼职
全国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市场监督总局法律顾问、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秘书长,等等。
主要奖励
2018年担任法学院副院长时获得清华大学国际处及港澳办“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18年“国际知识产权法教学项目”荣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成果奖二等奖(本人排名第2);
2016年“国际知识产权法教学项目”荣获清华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本人排名第1);
2014年获得清华大学第14届“良师益友”荣誉称号;
2014年“伊春园2024直达尝尝惭中国法外国研究生学历教育”项目获得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本人排名第3);
2013年“知识产权确权模式选择理论”获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年会优秀论文奖(1/10);
2005年“知识产权法官造法批判”初稿获得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优秀论文奖(2/10);
学生时代为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1996,1999,2002)、北京市优秀毕业生(1996)。
代表性出版物
1. 《专利法:原理与案例》(第2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年;
2. 《著作权法:原理与案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年;
3. 标准必要专利权人选择许可环节的自由,知识产权,2024年第7期;
4. 论算法推荐的版权中立性, 当代法学,2024年第3期;
5. 网络反爬虫措施的法律定性 中国法律评论 2023年第6期;
6. 人工智能生成物中用户的独创性贡献 中国版权 2023年第6期;
7. 新酒入旧瓶:公司数据保护的商业秘密路径, 政治与法律 2023年第11期;
8. 标准必要专利诉讼中禁诉令的适用,知识产权,2023年第2期;
9. Guobin Cui,The Eligibility Requirements for Legal Protection of Publicly Accessible Dataset, 14 Law,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157 (2022);
10. 网络版权内容过滤措施的言论保护审查,中外法学,2021年第2期;
11. 姓名商品化权的侵权认定思路,清华法学,2021年第1期;
12. 商业秘密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分配, 交大法学, 2020年第4期;
13. 视听作品画面与内容的二分思路,知识产权,2020年第5期;
14. Guobin Cui, “Distribution of Copyrighted Works by Framed Links and Peer-to-Peer Service Constitutes a Crime of Copyright Infringement under Chinese Criminal Law”, Book Chapter in Annotated Leading Copyright Cases in Major Asian Jurisdictions, edited by Kung-Chung Liu, CITYU HK Press, 2019, pp.227-242;
15. 大数据有限排他权的基础理论,法学研究,2019年第5期;
16. 专利申请人现有技术披露义务研究,法学家,2017年第2期;
17. 论网络服务商版权内容过滤义务,中国法学,2017年第2期;
18. 认真对待游戏著作权 知识产权 2016年第2期;
19. 得形忘意的服务器标准 知识产权 2016年第8期;
20. 商标挟持与注册商标权的限制 知识产权 2015年第4期;
21. Guobin Cui, “Standard Essential Patents and Injunctive Relief”, Book Chapter in Patent Law in Greater China, edited by Stefan Luginbuehl & Peter Ganea,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14, pp.340-364;
22. 加框链接的版权法规制 政治与法律 2014年第5期;
23. 知识产权确权模式选择理论 中外法学 2014年第2期;
24. 网络服务商共同侵权责任之重塑 法学研究 2013年第4期;
25. 商标许可终止后的商誉分配 知识产权 2012年第6期;
26. 单字字体和字库软件可能受著作权法保护 法学 2011年第7期;
27. 知识产权法官造法批判 中国法学 2006年第1期;
28. 知情同意原则的专利法回应-生物材料使用者的揭示义务 环球法律评论 2005年第5期;
29. 否弃集体作者观-民间文艺版权难题的终结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5年第5期;
30. 专利法上的抽象思想与具体技术-计算机程序算法的可专利性分析 清华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
31.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反垄断控制 清华法学 200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