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介绍】
程啸,法学博士、伊春园2024直达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副院长。兼任伊春园2024直达不动产法研究中心主任、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权利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最高人民法院执行特邀咨询专_x0008_家、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专_x0008_家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委法律顾问、中国消费者协会专_x0008_家委员会专_x0008_家、北京市法学会不动产法研究会副会长、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2023—2025年)”首席专_x0008_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侵权法、人格权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法、物权法、担保法、不动产登记法等。
先后参与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不动产登记法等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起草论证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项目四项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自然资源部、北京市等省部级项目十余项。
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权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治日报》《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一百多篇。出版《侵权责任法(第叁版)》《人格权研究》《民法学习方法九讲》《个人信息保护法理解与适用》《担保物权研究(第二版)》《不动产登记法研究(第二版)》《侵权行为法总论》《保证合同研究》《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等独着十余部,出版《中国民法典释评·人格权编》《最高人民法院新担保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理解与适用(第二版)》等合着多部,出版《人格权法教程》《侵权责任法教程(第四版)》《个人信息保护法教程》《民法总论》《物权法》等教科书多部,主编《狈贵罢数字艺术品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民法典评注·侵权责任编》等。
曾荣获德国联邦总理奖(2008-2009年度)、第九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第九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政府出版奖图书奖、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叁等奖等国家级与省部级奖励十余次。荣获韩德培法学奖青年原创奖、第四届方德法治研究奖一等奖、佟柔民商法发展基金青年优秀研究成果奖、清华大学优秀教材奖一等奖、清华大学教学优秀奖等其他奖励。
【全书目录】
第一编 导论
第一章 数据的概念与类型
第一节 数据和信息的关系
一、概述
二、法学中的数据和信息
叁、非信息论意义上的数据和信息概念组
四、信息论意义上的数据和信息概念组
五、数据与信息的计数
第二节 数据的类型
一、概述
二、个人数据、公司数据与公共数据
叁、原始数据与衍生数据以及数据资源与数据产物
第二章 数据权益体系
第一节 数据的特性与数据权益
一、概述
二、数据的特性
叁、数据的两种分类
第二节 数据权益体系概览
一、自然人对个人数据享有的权益
二、公司对公司数据享有的权益
叁、公共数据上的数据权益
四、数据上各种权益的关系
第二编 个人数据权益与个人数据交易
第三章 个人数据权益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分析
一、个人信息和个人数据
二、个人信息处理者与个人数据控制者
叁、个人信息权益的概念
第二节 个人信息权益的保护模式与体系
一、公法保护模式
二、私法保护模式
叁、私法与公法保护的协调
第三节 个人信息权益的性质
一、个人信息权益是私法上的权益
二、个人信息权益保护自然人的人格利益
叁、我国人格权保护一元化模式涵盖了精神利益与财产利益
四、个人信息权益是不同于隐私权的独立人格权益
第四节 个人信息权益的保护方式
一、事前预防机制
二、事中风险评估
叁、事后救济保护
第四章 个人数据的授权机制
第一节 个人授权与个人同意的区分及其意义
一、引言
二、个人授权与个人同意的区分
第二节 个人授权的含义与法律效果
一、个人授权是个人向处理者授予数据权利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通过个人数据许可使用合同实现个人数据权利的授权
第三节 个人授权的基础、内容与方式
一、个人授权的基础与内容
二、个人授权的具体方式
第四节 个人数据的法定授权
一、个人数据法定授权的意义与性质
二、个人数据法定授权的适用范围
叁、个人数据法定授权中的主体
第五章 个人数据的交易
第一节 作为交易标的的个人数据
一、个人数据具有财产利益
二、可交易的个人数据范围
第二节 个人数据交易的不同模式
一、个人数据交易的雏形:“数据换取服务”模式
二、个人数据交易的进阶:“隐私付费”模式
叁、个人数据交易的完善:个人数据经济模式
四、个人数据处理活动与个人数据交易的区分必要性
第三节 个人数据许可使用合同
一、个人数据许可使用合同概述
二、个人数据许可使用合同的内容
叁、个人数据许可使用合同的效力
第三编 公司数据权益与公司数据交易
第六章 公司数据的法律保护
第一节 概述
一、公司数据的界定
二、公司数据的类型
叁、公司数据涉及的主体
四、公司数据的保护路径
第二节 物权法对公司数据的保护
一、数据所有权说
二、数据占有说
第三节 知识产权法对公司数据的保护
一、着作权—邻接权说
二、数据库特殊权利说
叁、新型知识产权说
第四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公司数据的保护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保护说
二、商业秘密说
第五节 合同法对公司数据的保护
一、通过合同保护公司数据
二、笔者的观点
第七章 公司数据权益
第一节 公司数据确权的正当性
一、理论上的争议
二、公司对其数据享有民事权益的正当性基础
第二节 公司数据的确权路径
一、单一确权路径
二、区分确权路径
叁、区分确权路径的弊端
四、数据确权的单一路径及其具体展开
第三节 公司数据权益的法律权能
一、概述
二、公司数据权益的积极权能
叁、公司数据权益的消极权能
第八章 公司数据的交易
第一节 公司数据交易合同概述
一、数据交易合同的概念
二、公司数据可交易性的类型化讨论
叁、公司数据交易合同的类型
第二节 公司数据交易合同的缔结
一、公司数据交易的问题与困境
二、破除数据锁定的欧盟路径
叁、公司数据交易的强制缔约制度构建
第三节 典型的公司数据交易合同
一、数据转让合同
二、数据处理合同
叁、数据访问合同
第九章 数据产权登记
第一节 数据产权登记的性质
一、登记的概念
二、登记的种类与数据产权登记的归类
叁、数据产权登记的功能
四、登记行为的法律性质
第二节 数据产权登记的客体与类型
一、数据产权登记的客体
二、数据产权登记的类型
第三节 数据产权登记的法律效力
一、登记的法律效力
二、数据产权登记的法律效力模式选择
第四编 公共数据权益与共享开放、授权运营
第十章 公共数据权益
第一节 公共数据的概念与类型
一、公共数据的概念
二、公共数据的类型
第二节 公共数据权益的含义、现状与学说
一、公共数据权益的含义
二、公共数据权益的现状
叁、对于公共数据权益的学说
四、笔者的观点
第十一章 公共数据的共享与开放
第一节 概述
一、公共数据共享与开放的含义
二、公共数据共享与开放的关系
叁、公共数据的开放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关系
第二节 国外公共数据的共享与开放
一、引言
二、欧盟公共数据的共享与开放
叁、英国公共数据的共享与开放
四、美国公共数据的共享与开放
五、日本公共数据的共享与开放
第三节 公共数据共享与开放的分类分级
一、概述
二、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的内涵及意义
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公共数据共享与开放的具体规则
一、概述
二、公共数据共享与开放的条件
叁、公共数据共享与开放的方式
第十二章 公共数据的授权运营
第一节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规范与实践
一、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规范
二、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实践
第二节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性质与定位
一、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性质
二、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定位 (与公共数据开放的关系)
第三节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制度建构
一、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基本原则
二、公共数据的运营主体
叁、公共数据的授权模式
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运营规则
五、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监管机制
第五编 数据安全保护与数据跨境流动
第十三章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第一节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类型与规范体系
一、引言
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产生途径
第二节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主体与适用范围
一、数据处理者是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主体
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适用于所有的数据
第三节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内容
一、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基本内容
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特别要求
第四节 违反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法律责任
一、违反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
二、违反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民事责任
第十四章 数据跨境流动
第一节 数据跨境流动的立法模式
一、导言
二、比较法上的数据跨境流动模式
第二节 我国数据跨境流动的法律规范
一、我国对于数据跨境流动的国内法律体系
二、我国在数据跨境方面参加的公约与国际合作
第三节 数据跨境流动监管
一、域外监管经验:重视监管合作和数据出境前的规制
二、我国对数据跨境流动的监管